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57.第157章 预定战场(1 / 2)


可心潮却是异常的澎湃,却又如何睡得着。

天气实在太冷,躺了半天,不但没有暖和过来,放将一身都睡得僵硬了。

孙元无奈,只得披衣起床,走到甲板上,慢慢地打起拳来。

这套拳乃是费洪的传授,孙元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练武年龄,自然也练不出什么来。而且,听费洪说,练拳需要辅助大量的药材内服、外敷。平日间,也得大鱼大肉养着。否则,搞不好还会练得七痨九伤。

孙元一听那么麻烦,也不想练什么真功夫了,就让费洪教了自己一套入门的架子,用来打熬筋骨。

这一趟拳打下来,筋骨舒展开来,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不过,心绪更是烦乱。

按照真实的历史记载,就在过年这天,闯王高迎祥亲率大军从河南汝宁府的固始、光山突然发动,杀入南直隶境内,攻击庐州,也就是后世安徽省会合肥。

农民军自来有在重大节日发动的习惯,上次在凤阳就是在正月十五前进的中都,这次则选在大年三十。

明军也没想到农民军会挑在这天发动如此规模的攻势,措手不及,忙调动各路大军救援庐州。

好在庐州乃是一座坚固的大城,农民军没有攻坚的能力,虚晃一枪,转而攻击巢县、含山。

巢县和含山不过是两座小县城,一日时间就陷落了。

接着,农民军又攻占了和州,杀了知县黎弘业。再沿长江,急袭南京门户江浦。

南京大震,兵部尚书范景文急派大军抵御。但农民军的目标却不是南京,而是北面的滁州。

滁州都是山地,居高临下,北面乃是中都凤阳、南面是南京、西面是富庶的扬州,东面则是庐州。用东南战略要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只要战据此地,就算是牢牢地在明朝赋税重地,核心统治区域盯进去一颗钉子。只要农民愿意,随时就能断了明朝的漕运。漕运一断,北方就完蛋了。如今的明朝政府,尤其是北京,完全靠漕运支撑。

可说来也怪,如此战略要地,竟然没有大军驻防。

孙元后来想了想,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以前农民军流窜作战,大多是在陕西、山西、河南,从来没有杀到过东南。在凤阳陷落之前,战争仿佛同东南的军民官吏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南直隶的人都疏忽了,这才给了农民军可趁之机。

也因为这样,闯王高迎祥和张献忠等七家又联合在一起,总数达十万之巨大,再加上裹胁的百姓,更是膨胀到三十万之多,滚滚而来,一路急奔,就为拿下滁州这个关键点。

在真实的历史上,滁州做梦也没想到农民军会突然出现在城墙之下,只一个接触,城池就陷落了。

好在卢象升对农民军的异动早有警惕,亲率大军飞驰滁州城下,激战多日,总算获取了一场空前胜利,将农民军的精气神彻底打掉了。如此,明朝崇祯早中起的农民军做乱总算暂时得到平定,也给了明朝几年喘息之机,能够腾出手来对付东北新建立的满清政权。

既然这是一场空前的大捷,何不插手其中,分一杯羹,获取绝世功劳。

是的,孙元想的就是依靠现代人的先知先觉借势。

而绝世功劳,又有什么比守住滁州更大?

孙元已经想得明白,宁乡军新立,而且只一千多人,和农民军三十万人马比起来简直就是蚂蚁与大象。如果径直带兵进滁州,不但发挥不出任何用处,反倒要和守军一起死在那座危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