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83、私自开粮(2 / 2)


芷染抬眼看孔文隽一脸纠结思考的模样,便说:“我来是有事和你商量的,你能不能问问你爹,官府什么时候开粮赈灾?百姓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孔文隽眼眸一亮,一脸喜色的说:“是啊!府衙里有粮食,我去问问我爹,你等我一下。”

芷染张了张嘴,看着孔文隽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绣儿这才出声,跟芷染小声嘀咕,“小姐,孔公子能说服他爹吗?”

芷染眉眼染愁,“他若是不能,我们更加不行。”

孔文隽至少是孔县令的儿子,他说的话,不管好坏,孔县令总会听的,可是她们,连和孔县令说话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芷染三人等了片刻,孔文隽就出来了,脸色不好,明显就是没有说服孔县令,反而被他爹训斥了一顿。

“我爹说他早先就已经递了折子上去,上面还一直没有回复,他有心却不敢私自开仓,这是掉脑袋的大事。”孔文隽说话间,偷瞧芷染。

他很想帮忙,也觉得百姓可怜,但是他不能逼着他爹犯法,到时候死的可就是他爹了。

刚才他在书房里大闹一顿,把爹气得不行,爹也是大骂了他一顿,才和他讲这些道理的。

“能不能带我去见见孔大人。”芷染望着孔文隽轻声要求。

孔文隽瘪了瘪嘴,为难的点了点脑袋。

芷染知道他担心什么,便说:“我不会强逼着大人开仓的,更何况我这么一个小女子也逼迫不了大人,不是吗?”

孔文隽一想也是这理,就毫无包袱的带着唐芷染她们去见了孔大人。

“爹,我朋友想见你!”孔文隽在门口叫了一声,敲了两下门,不等里面人说话,就直接将门推开了。

芷染扶了扶额,这孔文隽还真没礼貌。

孔大人眉眼闪过一抹不悦,却是见有外人在场,忍住没对孔文隽发脾气。

“唐姑娘?”之前因杜思蓉的事情,他们见过面,而且孔大人还对她印象很深刻。

孔大人目光在孔文隽和唐芷染身上转了一圈,笑说:“难怪我一向不想事的儿子,突然间有了悲天悯人的心肠咯,原来是为了唐姑娘。”

芷染浅笑福气,才抬眼对孔大人说话。

“大人误会了,小女子并不是为了自己,我家并不差这些口粮。”

“对啊!爹,芷染家里很有钱的,家里田地也多。”孔文隽力挺,他虽然不知道芷染到底有多少家产。

但是直觉芷染应该很有钱,就凭她家的丫鬟,过得比他家好,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孔大人轻笑着说:“我自然知道唐姑娘家底丰厚,镇上的两家铺子,从开业直今,盈利一直飙升。”

“大人倒是体恤百姓,连这些都有关注”

芷染和孔大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孔文隽在一边看着着急的问:“你们也说正事啊!现在死了这么多人,可怎么办才好?”

孔大人脸上的笑容有些龟裂,他比芷染他们更早得到死人了的消息。

而且他手边拿的还不止一个村的,他管辖的村子里,还就刘家村的人死得最少。

孔大人并不知道,刘家村人数死亡最少的原因,这要多亏了芷染带头让村里人,尽早收了粮食。

“唐姑娘,如果你是来问开仓的事情,我只好说一声抱歉了,上面没有指使,我也不敢私自作主。再者,现在也不是开仓的好时机,看这天,怕还是有一段时日要熬,若是现在官府的粮食就派完了,之后更难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芷染咬着下唇,她知道孔大人说的是实情,也不好强求。

她只道:“如此,还希望孔大人能够为民多谋福祉,让上面拨些粮食送过来。”

孔大人看了一眼芷染,见她小小年纪气度不凡,而且说话做事有条理,便也没有多隐藏。

“上面拨粮下来怕是难了,以往就是情况好时,到百姓手里的粮食也是不多的,今年又正碰上打仗年,国库都空虚了,哪里还有粮食拔下来。也正是因为粮食紧张,衙门的这点粮食才更要慎重对待。”

芷染张了张唇,哑声问:“这仗要打多久啊?”

“这一次是护国公府的小公爷亲自出征,相信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了,这近百年来,我们南乌国全仰仗护国公府,有护国公在,旁的国家也不敢来犯。”

“之前护国公为什么不出征?”若是早出征,战争不是早结束了吗?

孔大人叹息一声,忧愁的说:“护国公去年年初突然病逝,若不是护国公病逝了,其他国家怎么敢来犯,护国公就是我们南乌国的守护战神。就是小公爷也随着护国公的病逝而消失了,最近才回到朝里,领兵出征。”

静默了一会儿,孔大人才说:“之前出征的是护国公夫人。”

这都不是什么秘密,也就是这里隔帝都远,消息不灵通,所以百姓不知道罢了,在帝都这可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孔大人说给芷染他们听也是无妨的。

芷染脑子突然闪过一些片断,觉得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想起来,拧眉想了想,却一无所获,只得放弃。

但听了护国公府的事情,芷染瘪了瘪唇说:“护国公府的事情很诡异。”

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这边护国公刚逝世,那边就有国家找到借口开战。

“这话在这里说说就行,以后在外面可不许胡说!”孔大人突然严厉的喝斥,这若是让有心人听去,要了芷染的脑袋也是不为过的。

芷染紧抿唇,点头应下。

他知道孔大人的心意。

“好了,你还小,这事你就不要理了,百姓的事情,我自然是放在心上的,我比你更着急!”

芷染瞟了一眼桌上的名册,信了孔大人的话。

孔大人正在看各村送来的名单,若不是真心为百姓,不会一副忧心忧国的模样坐在这里愁眉不展。

“芷染替所有百姓先谢谢孔大人!”不管孔大人能力多少,至少他有这心就是一位好官了。

“我就不打扰了,先回去了!”芷染福了福身子,就要退出去。

孔大人迟疑了一下,才和芷染说:“上面若是一直没有消息,死亡人数又持续增加的话,我会酌情开仓的。”

芷染颔首,没有多说话!

孔大人有这心就够了,这毕竟是犯法的事情,眼下也只有这样了,若是到时候上面真的怪下来,她再拿粮食填进去就是,总不能让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牺牲。

如此水深火热的日子又过了将近一个月,官府里终于传来了开仓放粮赈灾的消息。

芷染当下第一个反应就是让人去向孔文隽打听情况,回来得到的消息却是让她手脚冰凉。

上面还没有吭声,摆明了不管百姓的死活,开仓是孔大人的决定,许多百姓已经过不下去,收拾东西离开老家了。

而附近也出现了第一批的难民。

“晚上把人都聚齐了,我有事和大家商量。”芷染对绣儿交待。

绣儿应声说:“嗯!我省得,不过爹爹他们在外面,肯定是赶不回来了的,我也通知不到。”

芷染自然知道,她说:“让家里的人都留在屋里别出去就行了。”

绣儿应下,踌躇了一会儿上前,小声在芷染的耳边嘀咕。

“真的?”芷染瞪大了眼,不敢置信。

绣儿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说:“小姐可别告诉大小姐,这话是我说的,不然大小姐会剥了我的皮的。”

大家都知道刘均浩向大小姐提过亲,不过却被拒绝了,这次大小姐私下赠粮给何婶子,却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安啦!我不会说出去的。”芷染都没打算和希瑜说这事,不然以希瑜的薄脸皮,怕是几日都不敢在她面前露面。

“这我就放心了。”绣儿拍拍胸口吁了口气,又恢复了一脸笑容。

芷染交待道:“这事你就当不知道,也别和其他人说。”

“好!我谁也没说,我姐都没说!”

芷染嗔了一眼绣儿,她现在没说,是因为还没见到锦儿,若是见了,肯定立马就说了,绣儿憋不住话,直肠子,有什么事都跟她和锦儿说了。

“好了,你回去吧!晚上我再过去找你们。”

“好。”

绣儿一蹦一跳的回去了,通知大家晚上吃过饭就留在家里。

晚膳的时候,唐氏先提起了明儿镇上派粮的事情。

“明儿大家都到镇上去领粮吧!”

芷染赞同的应声,“我也是这样想的!就算粮食我们不吃,也可送给大伯二伯他们,他们的粮食肯定不够吃。”

秀兰默默地点头。

“二姑,你去通知大伯二伯一家,明儿一早,和我们一起进镇上领粮,我们有马车也方便一些。”反正两家人已经到了这一步,也不在乎结伴而行了。

秀兰应声,“嗯,用完饭我就过去和他们说。”

芷染笑说:“等会儿我也要去趟长工宿舍,跟她们说一声,现在家里都是女人,也还是都出去领粮吧!大伙都领粮,我们不领的话,也遭人猜测。对了,明天需要大伯和二伯赶马车,二姑记得和他们说一声。”

“诶,好嘞。”

芷染的意思说出去了,这家里自然就没人反对,再加上这一阵子她们家防范做得好,就是最小的胡劲也没有染病。

一起去趟镇上领粮,又是马车来去,也是不碍事的。

次日一早,刘家村的人成群结队,早早便出发了,生怕去晚了就领不到粮食了。

建林媳妇一早就做了几十个大包子让大伙带在路上吃,这也是芷染昨晚的意思,反正要去领,就早一点,免得晚了要排长队,浪费时间。

带着早餐去吃,自然少不得大伯二伯一家子的。

不过芷染之前没注意,分包子的时候倒是发现了刘智和刘敏的脸色都不对,红烫得吓人。

芷染伸手把脉,当即喝斥起了大伯和二伯两家人。

“胡闹,敏敏姐姐和刘智病得这么重了,怎么不看大夫,还把人带去领粮食,你们想害死他们啊!”

都是吃多了野菜闹了,解不出大便,体内全是热毒,再加上这日头,这一病就更严重了。

刘敏是周氏的孩子,刘智是杨氏的孩子,俩人都红着眼眶抹泪说:“这也是没办法,若是不去的话,家里就少两人的口粮,到时候……”

其实她们俩倒是想过,去唐家再借点粮食把这段时间挨过去,但是刘兴望和刘荣达却是怎么都不肯。

他们记得以前对唐氏她们不好,如今已经受了这么多恩惠了,他们没脸皮再上门蹭米粮。

芷染横了一眼杨氏和周氏,才对驾马车的刘兴望说:“往回走,先去李大夫家里。”

刘兴望迟疑了一下,还是调转了马车。

到了师父家门口,芷染就像往常一样,扯直了嗓门大叫。

“大清早的叫魂啊!”出来应声的是白云帆,他一边整理衣裳,一边走了出来,看到这么多人,也不惊讶,只是笑问:“小芷染你这是干什么?”

芷染知道师父他们武功深厚,听呼吸就知道来的人数,也没解释,只说:“这是我表姐,这是我表弟,让师父治治!”

白云帆只是瞟了一眼,并不接手。

“这么点小毛病,你治不好?”

芷染紧皱着眉说:“哪能啊!就是我现在要去镇上领粮,对了,师叔,你要不去!”

白云帆这才接过刘敏和刘智,一手提一个,一脸不悦的说:“好好的,跑去镇上领什么粮,人这么多,你也不嫌挤。”

芷染轻笑挥手,边往马车上爬,边说:“不挤不挤!我们人多,去多领一点,大伯二伯也就有了粮食渡过这一关。”

除了芷染他们,刘兴望他们都惊讶的张了张唇。

周氏半晌才反应过来,有些结巴的说:“你们……都是去给我们领粮的?”

芷染瞥了一眼周氏,不冷不热的说:“不然呢!我们又不差粮。”

周氏嘴唇蠕动,低低的说了一声谢谢。

他们来的时候,天已经大光亮了,这一片位置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左右村庄加起来也有近万人,一时间全都涌进这里,当真是人挤人。

“慢点慢点,别挤我啊。”

“喂,你怎么不长眼啊!你踩到我了!”

芷染下了马车一看,便瞧见了这景象,车子还远远的就过不去了。她皱紧了眉,这也太没秩序了!

“大伯,马车就停在这里,各自去排队领粮,先领到了的人就回车上等着。”芷染吩咐道。

然后让他们都下了马车,看了眼被唐氏抱在怀里的恩恩。

芷染目光微闪,对恩恩说:“照顾好娘。”

这人容易被挤散,也就娘抱着恩恩,俩人能待在一起。

语烟笑着插话,“你傻了吧!恩恩还能照顾娘?肯定是娘照顾恩恩啊!”

唐氏倒不在乎,笑着紧了紧手臂,还打趣的说:“好恩恩,要照顾好娘,知道吗?”

芷染没有理语烟的话,只是交待,“你和大姐一定要站在一起,不能走散了知道吗?你把大姐照顾好了,大姐身子弱,她有什么不舒服就马上让她回来。”

“行了,我们知道了!”

芷染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看人越来越多,也不敢再废话,让他们各自找位置去领粮。

派粮的队伍一共有三列。

芷染走近就听到有人高吼,抬眼就看一位衙役站在棚子旁边的大桌上扯着嗓门大叫:“都别挤,都自觉排队,不然的话,就没粮。”

领粮的百姓中也有七八个衙役在维护秩序,不过显然人手是不足的。

趁着人群散乱的时候,芷染仗着身子小,站到了前面。倒是绣儿她们来得更早,所以现在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不多时,锦绣姐妹俩都领了小袋子的米粮过来,芷染看了一眼,也不过刚好一碗罢了,若是熬成粥的话,只够一人喝两三日。

“小姐,我领完了,我帮你排队,你去一边休息吧!”绣儿蹦蹦跳跳的过来,声音不高不低,却是让芷染前后几人都能听到。

一声小姐叫得旁边几人脸色有些诡异,本来就因为饿得泛青的脸,更是不好看了,有些刻薄的还直接说:“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竟然也出来和我们抢这些救命粮食。”

“就是,果然是越有钱的人越扣门。”有人附和说。

绣儿一见惹了祸,当下就缩了脖子,小心翼翼的看着芷染。

她好想缝了这些人的嘴巴噢,不过小姐肯定不会同意她这么做的。

前后几人说了几句,见芷染她们根本就不搭理,也就没有再说这事了,话题倒是直接转到了米粮上面。

“这么点粮,塞牙缝都不够吧!”有人看到前面领粮的人,手里才提了一碗粮,当下就失望的说道。

“别不知足了,我有一个亲戚在衙门里当差,据他所说,此次开仓放粮的事是孔大人的主意,上面不知道的。”

“你是说孔大人私自开仓放粮救济我们?”之前还抱怨的妇人听到后,立即瞪大了眼。

“是啊,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呢!孔大人也不让人说。听说是孔大人不忍心看百姓再有活活饿死的,才决心冒被罢官杀头的危险开仓的。”说话的妇人里语气里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芷染静静地听完,浅浅的一笑。

虽说这种事情传开了,到时候孔大人免不得要受责难,但也不是全然无好处的,至少在百姓心中得了一个好名声,有了百姓支持,皇上应该也不会轻易杀了孔大人,就是怒了也顶多是罢官,好点的话,说不定还能平步青云。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