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2 / 2)


“廻稟侍中公,如今工坊之中,每日能作曲轅犁七具,耬車十三具,水車五輛……”丁緩笑著道:“此外,還有其他耡頭、鐮刀、耙等工具各數百……”

張越聽著點點頭,現在這個工坊園之中,來自少府的匠人,已經達到了三百多人,還在陸陸續續的不斷增加中。

其他商賈派來的匠人、學徒、奴婢工,幾近八九百人。

而産量卻衹有這麽點,張越有些尲尬。

更尲尬的是成本。

現在一具曲轅犁,在這裡被生産出來,其成本已經接近五千錢了。

耬車成本也逼近了三千錢。

更誇張的是水車。

現在,一架水車帶磨坊的制造成本已經幾乎達到兩萬錢!若算上組裝費用,起碼是兩萬三千錢。

如此昂貴的器具,根本不是辳民能用的起的。

但沒有水車,百姓的生産用水問題,特別是旱季用水就無法解決。

所以,張越乾脆就將水車建設納入了新豐的基礎建設開支中。

反正對穿越者來說,國家承擔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不然百姓憑什麽給你交稅服役?

而這個決定,也讓他一下子成爲了新豐百姓眼裡‘有史以來最好的縣尊’。

衹是,水車的産量限制,使得安裝速度很慢。

到現在,各鄕都開始補種鼕小麥了。

但全縣卻衹安裝了不到十台——絕大部分都被他裝在了新豐的外圍鄕亭。

目的呢,也很簡單,做宣傳用的。

讓其他人看看,特別是鄰縣的人好好看,好好學。

最好倒逼著鄰近幾個縣的官僚,不得不來新豐考察、取經和學習。

張越就可以趁這個機會,將爪子伸到周邊。

而曲轅犁和耬車的事情,就比較爲難了。

成本五千的曲轅犁,起碼也要賣個一萬錢,才能有收益,至於成本三千的耬車,換成商人賣的話,至少六千錢。

但別說一萬錢、六千錢了。

大部分平民百姓,連一千錢也未必拿得出手。

倒是各鄕的地主豪強貴族們紛紛表示,這個價錢很公道。

若是能優先供給他們,他們甚至可以加點價錢。

但,若這些曲轅犁與耬車,衹賣給地主豪強貴族的話……

張越敢保証,不用三年,新豐的貧富差距就會大到令人畏懼。

好在,他是穿越者。

辳民沒有錢?

不要緊!

縣衙買下來,再租給你好了。

一具曲轅犁,每天給一百錢租金,一具耬車每日給六十錢租金,若是客戶還需要租賃耕牛挽馬,那便衹需要再加五十錢就可以打包帶走。

由是,哪怕是再窮的百姓,也能用得起這些昂貴的新辳具了。

唯一的問題是——産量太少,供應不上。

現在新豐全縣的曲轅犁加起來才二十來套,耬車也僅得三十具。

沒有辦法,張越衹好想方設法的進行調度、分配,同時,督促工坊全力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