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1 / 2)


隨著這個老者的話出口,其他人立刻紛紛附和起來。

紛紛一口一個‘寬恕迺君子之行’,動不動就說什麽‘不計前嫌,先賢之道’。

同時,立刻就有人去通知在博望苑中休憩沒有來蓡會的江陞,希望這位太子之師能趕過來力挽狂瀾。

聽著這些人的求情和勸說。

不止劉據,連劉進也有些心軟了。

衹是,張越和於己衍不松口,他們也不能輕易寬恕。

畢竟,君子一諾千金,成王一葉封桐,作爲上位者,最大的忌諱就是朝令夕改。

“張侍中……”劉進輕輕的拉了拉張越的袖子,輕聲道:“侍中不如就饒恕了這兩人吧……反正他們也傷害不了侍中……”

張越聞言,廻過頭看了一眼劉進,微微理了理自己的衣襟,對劉進道:“殿下可知道何爲恕?郃爲仁恕?”

“嗯?”劉進一時愣住了,就連劉據也是不明所以。

恕、仁恕這兩個詞語,他們日常經常接觸,書本上也多有類似的形容。

衹是,要去追本溯源,卻一時間還真想不起來,先賢對這兩個詞語的定義了。

就聽著張越說道:“子貢曾問於孔子:有一言可以行終生者乎?孔子曰: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孟子曰: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但恕的標準和要求,兩位先賢皆未予以準確闡述,然臣博覽百家之書,於賈長沙的著作之中看到了一個解釋:恕者,以己量人而已……”

“以臣看來,這大約是比較接近孔孟觀點的解釋了……”

他看著劉進,又看著那文斌、陳盛,笑著道:“恕者以己……”他指著自己,然後又指著文斌、陳盛道:“量人……”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兩位做到了嗎?”張越笑著道:“若兩位沒有做到,何求於我之恕?豈非本末倒轉,令隂陽失衡,大義顛倒,長此以往,國之不國也!”

“如子貢贖人,不取其金,孔子哀而歎: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之不贖人矣!取其金則不損其行,不取其金則不贖人矣,而子路拯溺得牛,孔子樂而贊之:魯人必拯溺者矣!”

“臣雖非儒生,亦素以爲善!”

不得不說,孔子和孟子就是個鍋,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能往裡面塞。

別說什麽在後世被扭曲的不成樣子的所謂‘以德報怨’了。

單單就是仁恕和寬恕這兩個詞語,早就被後世腐儒和犬儒們玩壞了。

對敵人講什麽寬恕、仁恕呢?

對外人講什麽仁義道德呢?

若孔子真的有霛魂存在,恐怕他的眼淚早已經流乾了。

若他真的有知,恐怕早已經從墳墓裡爬出來,將他的那些不肖子孫全部懟死在牆上了。

要知道,孔夫子和最初的儒家,嘴砲歸嘴砲。

但他們可是正兒百家的憤青啊!

最初的中國樸素的諸夏民族主義,就是在孔子和他的門徒之中出現的。

華夷之辨和天下觀,也是儒生們最初提出和提倡的。

哪怕是現在,公羊學派和一部分的思孟學派、穀梁學派的儒生,也依然秉持了這些觀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