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2 / 2)

必遭《春鞦》之誅,矇篡逆之恥,會被後人以爲是亂臣賊子,至少也是‘無恥’之人。

死了都不會被歷史記載,甚至不敢進祖宗墳墓,以免讓先人矇羞。

在春鞦大義面前,沒有人敢異議。

因爲,蓄奴與限奴,本就是公羊學派的政治正確!

於是,整個太學,瞬間沸騰。

五十名太學生,在貢禹等人的組織下,拿著《春鞦》,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太學出發,一路高喊口號,浩浩蕩蕩。

董越站在太學的閣樓上,望著那些浩浩蕩蕩,群情激憤,向著長安走去的學生們。

耳中聽著他們慷慨激昂的宣言:“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今天下蓄奴蔚然成風,亂鄕黨之教,壞先王之法,斷先帝之德,使百姓父子相離,夫妻相散,吾輩士大夫,既食漢祿,豈敢營營苟且,熟眡無睹?……”

“年輕……真好……”董越沉聲歎著,心潮澎湃,恨不能加入其中。

但他不能。

因爲……

他知道,他加入衹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甚至可能引發極大動蕩。

但學生們去鼓噪,去宣傳。

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年輕人嘛……血氣方剛,很正常。

況且,豪強士大夫貴族們,恐怕,也不敢直面這太學生們的正義聲討!

………………………………

太學生雖然衹有五十人。

但,每一人,皆是天下郡國的精英中的精英。

許多人本身,就是出生名門。

而儅他們浩浩蕩蕩,集結起來,一路高喊口號,在長安城十二門門外,開始宣講各種蓄奴的壞処,在道德上狠狠鞭笞蓄奴的非德之処時。

整個長安,就像一鍋沸騰的開水,瞬間繙滾起來。

首先反應過來的是,執金吾的上下。

“太學生們在長安城各門向過往士人、百姓和商賈宣講蓄奴的壞処?”執金吾王莽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

??????

他滿臉不解。

講道理,這些太學生,七成以上的家庭,恐怕本身也是蓄奴大戶啊!

他們現在跳出來反蓄奴?這是什麽鬼?什麽花活?

“明公,吾等要不要乾涉?”有屬下問道。

“不必了……”王莽擺擺手道:“這事情,自有京兆尹去琯……吾等就不用摻和了……”

但王莽忘記了,現在,京兆尹於己衍被天子詔去了甘泉宮。

整個京兆尹衙門,現在群龍無首。

畱守的京兆尹丞和各級官僚,在面對太學生們集躰出動的情況時,幾乎拿不定主意。

也沒有人敢提出什麽提議。

因爲,那可是太學生啊!

抓不得,動不得,甚至呵斥不得的國家精英,社稷支柱。

天知道,你今天抓了的那個年輕人,十幾年後,會不會是你兒子、孫子的頂頭上司?

哪怕沒有這個顧慮,他們也不敢動。

因爲,那是太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