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节(1 / 2)





  要说起来,虽然那孙林二和王家四姑娘结丫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许是二人间太过熟悉的缘故,竟是从来没有对对方起过别样的心思。直到二人到了该结亲的年纪,两家家长一阵左右寻摸后,小李婶觉得,自家那性情跳脱的小子似乎只有隔壁的四丫头才能弹压得住;而王夫子则觉得,自家那古灵精怪的女儿大概也只有从小一起长大的二木头不会嫌弃。于是这般一来二去,两家还真议上了亲。

  而直到两家议上了亲,四丫和二木头才知道这回事。顿时,原本还是小孩心性的两个人,再看对方时,就怎么看怎么不是原本的那回事了……

  四丫那难得一见的扭捏,叫如今早已经跟巷口老虎灶上的宋家大郎订了亲的三姑娘当笑话告诉了阿愁。为这,来弟的胳膊都被那凶悍的四丫给拧青了一块。

  除了孙家和王家外,一楼东厢里的刘老实也带着刘家兄弟来了。

  在阿愁进京的那年,二楼那个丈夫多年没有音信的唐娘子终于熬过了十年期,由官府判定她丈夫已经死亡,她终于可以改嫁了。于是,第二天,她便主动请隔壁的宋老娘代为做媒,欲要嫁给楼下刘家的大郎。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刘大也吃了一惊。虽然唐娘子比他还大了两岁,可以他家那种一穷二白的情况,能有女人看上就算是老天开眼了,所以刘大想都没想就点了头。

  唐娘子是个能干的,嫁过来后,没两天,就把那多年没个女主人的刘家收拾得终于像个人家的模样了。许是因为有了家累的缘故,原本挣八百用一千的刘大也知道要勤俭持家了,如今不仅买下了租车行里的骡车自己跑起了单帮,还拉了弟弟刘二入伙,正准备买下第二辆骡车专跑运货。

  那刘大一来,就呱呱地向众人报了个喜讯。年纪比莫娘子还要大的唐娘子之所以没来,是因为她居然也有孕了。

  同样替季大匠和莫娘子拉过纤的宋老娘听了,立时站出来替自己的生意打广告,只说那是她的媒做得好,引得众人一阵笑。

  如今孙林二的堂姐孙楠已经出嫁了,王家剩下的两个姑娘也都订了亲,轻易不许再出门了,阿愁看了看那些老邻居,便问着唯一还可以自由出门的孙林二道:“好像还缺了谁。”

  二木头立时放下手里的茶盏,两眼闪亮地道:“缺了韩家呗!”

  阿愁这才想起那早被她忘进犄角旮旯的两朵姐妹花,便忙问着那二人的近况。

  这一问,却是扯出一段公案来……

  却原来,当年韩大姑娘勾的那个贵人,原本看中的是她妹妹。可韩二向来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何况贵人家里早有了一只胭脂虎。那贵人在韩二姑娘的欲拒还迎之下,早撒了许多的饵下去,如今眼看着韩二要脱钩,贵人哪肯答应。眼看着贵人要恼,韩二便动了坏心思,直把那总嫉妒着她的韩大忽悠了出来。偏韩大看不清情势,只当她终于占了妹妹一头,便不知轻重地跟那贵人有了苟且之事。

  韩二原只想要利用她姐姐转移了贵人的注意,却再想不到,她那个蠢姐姐居然一下子把自己作死了。迫不得已,她只得帮着韩大设计,假说韩大有了身孕,这才得以进了那贵人的府邸(所以外间才传说她是给人做了生养妾)。只是,进了那府邸后,韩大才知道,原来那贵人府邸早已经只是个空壳子了。

  那失了算计本身就没有多少宠爱的韩大不反思自己的错处,却是越想越觉得,她之所以落进那个境地里,全都是韩二的算计。于是,在知道贵人对韩二依旧贼心不死后,韩大便设计把韩二骗了出来,让贵人终于得了手。

  一心只想嫁到高门户里的韩二,便这么折损在她亲姐姐的手里。只是,她自不是韩大那一肚子草包,进了那贵人府后,她虽也是妾,却是把那贵人的心抓得牢牢的,便是后来贵人家势愈发颓败,要散去一批姬妾,她也始终得以留在贵人身边。倒是韩大,中了韩二的设计,最后被贵人抵债去了一户商户家里做姬妾。

  和两个好逸恶劳的女儿不同,韩氏是个老实妇人。两个女儿都给人做了妾,韩氏自认为脸皮上过不去,便收拾了箱笼回了老家。听说,虽然这两个女儿都被韩氏养歪了,可那二人到底都是有孝心的,时不时接济韩氏一些银米,倒也不至于叫韩氏晚景凄凉。

  二木头这里给阿愁说得一阵唾沫横飞,不想叫原本跟人说话的小李婶听到,顿时回手就给了自家儿子一个脑兜,骂道:“也不看看今儿是什么日子,竟提那败兴人家作甚!”

  热热闹闹的满月酒毕,众宾客散尽,劳累了一天的莫娘子也顾不得家里堆积如山的碗碟杯盘,拉着阿愁就去了她的小楼。

  便是她不说,其实阿愁心里也已经有了些数的。所以,当莫娘子直击主题,告诉她,宜嘉夫人私下里透着口风,说是等李穆孝期一过,宜嘉夫人便要替她和李穆做媒时,阿愁的神色显得很是平静。

  见状,莫娘子哪还有不明白的。

  她瞪了阿愁半晌,才叹着气道:“你怎么就跟他好上了……”

  阿愁也不好跟莫娘子解释她和李穆两世的纠葛,便只好堆着个傻笑看着莫娘子。

  莫娘子沉默半晌,皱眉又道:“我知道你不是那等攀富贵的,可那是大王啊!你一个没根没基的,便是他明媒正娶,你嫁过去又能落得什么好?!不说别的,太妃那边你就过不了关!我看你还是歇了这个念头吧。你想想吉祥的话。”

  郭云临走之前曾找吉祥摊牌,说回去后就找人来提亲。虽然吉祥当时就拒绝了,郭云却并没有死心,隔了一个月,还真请了个媒人南下来提亲了。

  因如今吉祥的户籍落在季大匠名下,媒人便找到了莫娘子。

  莫娘子大吃了一惊,细一问吉祥,她这才知道事情的首尾。

  要说起来,郭云那样的人物,想叫人不动心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吉祥虽然拒绝了他,他走后,吉祥依旧还是魂不守舍了一阵子。直到熬过了那阵子,她才重新恢复了原本的自己。

  莫娘子问起来时,吉祥倒也很坦白,便将郭云走后她心神不宁时所有的想法都对阿愁和莫娘子说了。

  她道:“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可我已经不是个孩子了,自然知道,婚姻大事不是仅靠着心动就能成事的。原本我对郑家大郎也用过心,可结果却……之后我就看得很透了。就算两个人心里都有些什么,只单凭那一点什么,是不可能支撑两个人一辈子的。所以老祖宗们才会说什么‘门当户对’。我和那郑家大郎都算不得是门当户对,又何况他还是堂堂安国公。就算我硬是嫁过去,只那个国公府,就不是我这么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能撑得起来的。年轻的时候或许不显,我们可以凭着情分维持一段好时光,可时间久了,情分淡了,我又该如何自处?所以,还请干娘帮着拒了吧。”

  莫娘子拒了安国公的提亲后,京城那边就再没派人过来了。

  莫娘子以为,那位高权重的安国公欲要明媒正娶吉祥这么个没出身没地位的孤女,就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却是一点儿也没想到,她家里还有更劲爆的——那一方诸侯,土皇帝一样的广陵王,居然看中了她那养女阿愁,且也是要明媒正娶……

  一向觉得自己对贵人喜好十分了解的莫娘子,很有些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而,从前世起,阿愁就不是个习惯于向人袒露自己内心的人。便是如今莫娘子问起来,她也没办法对着莫娘子剖解心声,只讷讷道:“李穆他说要娶我……一辈子就我一个……而且,他为这件事早就在做准备了……其实,这件事,他已经跟皇上通过气了……皇上好像也没反对……总之,我……答应他了……”

  她虽然把话说得吭吭吃吃,内容还是叫莫娘子大吃了一惊。她再没想到,她以为八字应该还没一撇的事,那广陵王早事先跟皇帝打好了招呼……

  皇帝呀!!!

  莫娘子伸手摸了摸额,忽然觉得整个世界都玄幻了。于是,处于半失神状态的她喃喃说道:“前些天阿柳过来时,我俩还商量着,问一问你对柳青有什么看法的……”

  那意思就是说,莫娘子原打算把她嫁给柳青了……

  想到柳青,阿愁不由就想到柳青看向吉祥时的眼神。

  当年一心想要从军的少年郎,如今也早已经长成了一枚精壮青年,且也正式开始接手了柳家织坊的生意。

  之前制作《丝路花雨》里的戏服时,阿愁特特在柳氏织坊里定制了一批特别设计的衣料。正是那个时候,柳青通过她认识了吉祥。

  要说起来,其实不管是阿愁还是柳青,心里都是把对方当家人一样看待的,所以柳青面对阿愁时,常常是大咧咧的作派,偏他在吉祥面前时,是各种各色的缩手缩脚放不开。

  阿愁这两世人见了,哪还有不明白的。只是因为柳青没有明说,她也不好挑明。至于吉祥对此事是个什么看法,阿愁觉得,她应该也感觉到了柳青那时不时就瞟过来的眼,如今只是在装傻充愣罢了。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观察所得报告给了莫娘子。

  莫娘子听了,呆怔了好一会儿,才叹着气道:“算了,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阿愁则忍不住微笑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