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节(1 / 2)





  《妈,救命!》

  作者:红刺北

  文案:

  崔脆脆回家途经一条小巷,背后突然有一男子跟踪。情急之下,闯进一栋单元楼,拍门就喊:“妈,我回来了。”

  这时门开了,男人也跟了上来。正要往屋内阿姨身后躲的崔脆脆,听见男人低沉好听的声音:“妈,我回来了。”

  ……后来,崔脆脆和这个男人结了婚,假妈变真妈。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欢喜冤家 甜文

  主角:崔脆脆、叶空青

  ================

  第1章

  炎热七月,整个s市如同被架在火堆上的炉子,洒水车往地面刚洒完水,就能听见‘滋滋’的声音,水珠瞬间被蒸发干净。

  崔脆脆这时正拎着一袋桃子慢慢往楼梯上走。

  不是她想在炎炎夏日中锻炼身体,而是电梯门上贴了‘正在检修’四个大字。

  崔脆脆一手拎着袋桃子,另一只手搭上扶手,仔仔细细,一步一个脚印朝上面走着。

  不像其他年轻人走路还要玩手机,她不但不碰手机,还要低头看着路才放心抬脚踩上楼梯,活得像极了八十岁的老太太。

  喘了口气,崔脆脆抬头看向楼梯,还剩下最后一层就到了。她租的房子在最高层,也就是第十二层。继续走到十一层和第十二层楼梯中间,崔脆脆忽然听见十一层楼传来熟悉‘叮’的一声。她低头朝下看去,果然电梯已经好了,有居民坐着上来的。

  “……”处于中间楼梯上的崔脆脆,连一层电梯都蹭不到。

  微微叹了口气,崔脆脆习以为常地埋头继续爬自己的楼梯。等她走到自己房门口时,背部已经被湿透了。

  关上门,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崔脆脆打算今天中午吃两个桃子当午饭。

  崔脆脆将袋子里的桃子洗净后,拿了两个放在碟子里,其他全部装在保鲜盒里放进冰箱去了。如果有人在这里,一定会发现崔脆脆的动作宛如放慢了两倍速,就连吃桃子,还没隔壁邻居的鸡吃得快。

  是的,隔壁邻居家里养了一群鸡。

  崔脆脆租的房子在新谷小区,是五年前政府给东城一些拆迁户的补偿房,地理位置不太好,尤其地铁也没有通。大部分愿意过来住的都是些老头老太,更多房主都是直接租了出去,因而这里变成了刚毕业或者没多少积蓄的租客首选。

  她在这里住了快半年,因为在网上接笔译,不出去工作,通勤的问题也不在考虑范围内,只要附近生活设备齐全便可。唯一麻烦的就是这栋楼大爷大妈过于多了,再加上邻居养鸡……

  隔壁奶奶快七十了,不是哪个乡下来的,属于正儿八经的高级知识分子。一年前突发奇想要养鸡,还专门把自己一间房间改成养鸡房,通风设备一应俱全,养鸡房干干净净,地面还铺了一层泥土,上面种了青草。隔壁奶奶从五只养到现在有十四只了,每天起码下三个鸡蛋。

  至于为什么崔脆脆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半年内她去养鸡房喂食起码超过了十次。有时候隔壁奶奶要去跳舞或者和自己小老姐妹见面,不出门的崔脆脆是最好的选择。隔壁奶奶说了远亲不如近邻,十分大方给了崔脆脆钥匙,上个月还送了两只鸡给她炖汤喝。

  当时接过两只鸡的崔脆脆内心复杂,这鸡也算她看着长大的。不过肉鸡……除了被吃的下场,还想怎么样呢?于是当晚崔脆脆一只炖汤,另一只切成两半,半只爆炒,半只做成烧烤,搞了个小全鸡宴,顺便把好友给叫过来一起吃了一顿。

  想起上个月香喷喷,嫩乎乎的鸡肉,崔脆脆顿时觉得手里新鲜的桃子都没了什么味道。可惜她急性肠胃炎才刚刚好,不适合吃什么油荤。

  随便应付完一顿午餐,崔脆脆便跑到自己书房里去工作。

  这套房子是整租下来,因为房主不想做成隔断房,也不想分心和好几个人订合同。虽然当时崔脆脆刚被公司开除,但一年半下来积蓄还是有一点。而且新谷小区这套房子三室一厅,什么都有,整租下来的价格却并不比市中心那边单间贵,她也就没再去别的地方看,直接和房主签了一年的合同。

  三室一厅,就崔脆脆一个人,她干脆单独一间拿出来当书房,里面堆满了零零散散的打印纸,若是捡起来一看,有一大半是英文。

  事实上她本职专业并不是英语的,而是金融系专业,崔脆脆一毕业就进入大公司,工作一年半可以说学到不少东西,眼看着要步入正轨,职位也要往上挪一挪,从一个新手过渡为成熟的职场人。谁料到临时出了事,差点被全行封杀。

  崔脆脆叹了口气,弯腰将被风吹掉的资料捡了起来。大概是上午路过那家公司,又被勾起了回忆。其实现在她活得也不错,比以前清闲多了,钱也能挣到一些。

  打开电脑,消息就不停开始‘滴滴滴’,全是老客户和他们介绍过来的新客户。国内笔译不好做,尤其是现在翻译软件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再加上许多英专学生兼职,将笔译这行的价格拉得极低。半年前崔脆脆进入这行的时候没有办法,什么单子都接,一方面熟悉笔译的工作,一方面大量积累人脉。

  她价格公道,出单速度快,翻译又准确,久而久之,在笔译网的名气也打出来,当然起到最关键作用的还是那次急单。是一份金融行业的急单,客户要求一周内要翻译出来,但翻译量大的惊人,再加上要求高,专业词汇极多,还特意点明不能有任何错误。整整挂了三天,酬金也翻了三倍,没一个人敢接。七天都完成不了,剩下四天更没人接。本身国内笔译环境不好,没多少人真正拿这个当饭吃,更多的都是兼职或者练手,真有这个水平翻译出来的人又不会来干线上笔译这种廉价的脑力活动。

  那天崔脆脆刚完成几个客户的单子,上线就看到这份挂在网站最上方的急单,翻了翻试译,再看四天时间,觉得熬熬夜还是能赶出来的,便直接给接下来。

  这一接,网站上所有潜水的笔译人员或者常年在此发任务的一些中介都注意到崔脆脆了。

  等到四天后,这份急单主人不但支付了高额的翻译金,还在网站上给崔脆脆打了五星好评。自此崔脆脆在笔译界金融方向出了名,源源不断此类的笔译找上门来。

  一般来说笔译也是有方向的,各行各业的专业词都需要下功夫学,才能翻译好,否则翻译一句查一个单词,效率不高。所以这网站上有名气的笔译者都有一个固定的方向,比如金融行业,医药行业或者建材行业。一般想要质量高的翻译稿,找他们就好。

  崔脆脆在网站半年,一直没一个固定的方向,什么都接。金融方向的翻译稿对她没什么难度,毕竟本专业就是金融的。她算一个无业游民,每天都在家里呆着,为了吃饭,自然要努力接任务,来者不拒。不过从上个月开始,崔脆脆开始调整方向。

  她做了个横纵向曲线图比对了一下,发现医药行业发布任务的数量远比金融行业的要高,而且周期不像金融行业那么短,酬金也不低,后面翻译顺手了,完全能节省一半的时间翻译其他的。是的,为了生计,崔脆脆还注册了一个日本笔译网站,捡起了自己学的二外,有空就接个单子。

  好友曾经说过她有病,别人学二外完全是兴趣,或者规定选课,随便应付得了。尤其他们重点大学,又是这种热门专业,本身上课任务重,上起这种课都是拿来放松心情的,只有崔脆脆不但认真学,还把证给考下来了。

  总共学了一个学期,一周能有一节课就不错的选修课,还是系统出错把她给分配过去,崔脆脆把人日语专业学四年下来要考的n1给考下来了。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现在日语即将要成为崔脆脆糊口的一门技能。毕竟国内笔译环境恶劣,她也不是总能接到大单。

  登录日语笔译网站看了看,崔脆脆发现这上面没什么特别难或者重要的翻译,比英语网站上的流量小太多。发布者更多是些年轻人,任务一般是番剧或者歌词什么的,酬金也比较低廉。

  英语笔译完成后,空暇时间做做日语的,也能多出个几百上千块,够她一个月吃饭钱了,崔脆脆觉得可以,不出意外,她可以一辈子这么活下去。

  “脆脆呀,你在不在啊?”晚上九点,门外忽然有人在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