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1 / 2)





  “他为何要取消楼船兵的编制?”

  “我们水兵分为楼船兵、戈船兵和下濑兵三种,戈船和下濑主要适用于潜水作战,楼船则适用于深水作战。近几年,西北边境的那条古道河连年少雨,河水渐渐干涸,原来的深水区变成了浅水区,而原来的浅水区,都快断流了。

  “上官将军说,反正楼船已经派不上用场了,这么多楼船兵养着也是浪费口粮,便取消了我们的编制,分拆到陆兵部去了。”

  韶宁和想了想,觉得上官远途的这个思路,总体来说没什么错,于是道:“你继续说。”

  楼荣道:“我家就住在琼华江畔,所以我从小熟谙水性,参了军之后,一直在水兵部呆着,倒也挺适应的。但是上头突然取消了我们楼船兵的编制,将我调配到了马将军麾下的步兵部,让我负责扛盾牌……”

  韶宁和又打断了他:“你说的马将军是……?”

  “是车骑将军。”

  “哦,马茂行。”韶宁和在出发前曾调阅过西北军队的人事编制,一些主要的将领他都记在了脑子里,所以楼荣一说职务,他便将人对上了号。

  韶宁和点了点头道:“你继续。”

  楼荣继续道:“官爷您看我这小身板,您让我下水,我绝对不说二话,在水里潜几个时辰都没问题,但是您让我扛盾牌,那盾牌可不是一般的盾牌,是排兵布阵用的巨型铁盾,我单是将它扛在肩上已经费了大半的力气,再要我扛着它四处奔走,那不是要了我的命么……”

  众人听他如此说,再仔细打量他那瘦小的身板,脑中想象他扛着盾牌气喘吁吁的模样,都有些忍俊不禁。

  韶宁和笑道:“既然扛不了,那你就申请换个兵种,何苦非要扛那铁盾?”

  “官爷您真是位活菩萨,”楼荣感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若是上头那些军官们都如您这般体谅人,我楼荣也不至于被逼着做逃兵了啊!”

  韶宁和皱了皱眉:“怎么,上头不给你调兵种?”

  “官爷您应该知道,向我们这些底层的士兵,是没法直接面见队级以上的军官的,所以我们有什么事儿,只能跟我们队率说,再由队率逐级呈上去。当时我向队率申请调换兵种的请求,队率答应帮我往上提提,这一提就过去了半个多月,一点音讯也没有。

  “后来我等得着急,壮了胆子直接找到了马将军的营帐,结果话没说半句,便被马将军让人给乱棍打了出来,我这背上、腿上,全是伤,疼得我哟……”

  韶宁和心下思忖着,楼荣这小子此举显然是不妥当的,具体士兵的调配,自然不需要堂堂车骑将军亲自过问,楼荣这样冒冒失失跑去车骑将军的营帐,遇到脾气不好的将军,将他轰出来也是正常的。

  但楼荣是底层士兵,正常的调配程序走不了,病急乱投医之下做了傻事,也是情有可原的。而对于马茂行来说,身为高层军官,在发现此类情况时,仅对犯了错的士兵严加责罚是不明智的,这样治标不治本,今后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所以,关键还是要在人事调配的机制运作方面查找原因,当初楼荣按照正常程序却被拖延了半个多月得不到任何回复,说明这流程必定是在中间某个环节被疏忽过滤掉了。

  韶宁和如此思忖着,面上却不露端倪,只板着脸训斥楼荣:“你冲撞了马将军,人家打你一顿军棍算是轻的了,你吃了痛长点记性便是了,犯得着为了这等小事去做逃兵么,你这不是错上加错?”

  “哎哟,官爷冤枉,”楼荣道,“这军棍挨便挨了,我自认倒霉便罢,哪有为了这点破事儿去触犯军规当逃兵的。我实在是……被逼无奈啊!”

  韶宁和向前倾了倾身:“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你萌生了逃跑的念头?”

  楼荣哭丧着脸道:“我之前说了,我扛不动那铁盾,所以每次排演阵法的时候,我总是掉队的那一个,平日里我们队率每每逮着了,将我训斥一顿或是体罚一下也就过去了。

  “但是后来听说,根据军中惯例,每年正月里,骠骑、车骑、卫骑三军都会联合搞一次综合大阅兵,我们重步兵的阵法排演肯定是逃不掉的。

  “我们马将军和骠骑将军徐将军素来不睦,双方暗中较劲的事情原本便多了去了,此次阅兵,自然是要好好地一较高低。为了这件事,马将军特地对我们五部将士们放了话,阅兵期间绝对不准出一丝纰漏,否则,按最严厉的军法处置。

  “这最严厉的军法,不就是要掉脑袋了么?我今年才十八岁不到,我可不想就这么眼睁睁地把自己一条小命交代在这种事情上头,所以我左思右想,反正留下也是死,做逃兵也是死,我还不如逃出去试试,或许还能为自己搏一条出路。”

  他说到此处,又俯下身去给韶宁和磕头:“但是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偷官爷您的钱财,官爷您大人有大量,便饶了我这一次吧!”

  第一百零九章

  望着跪在自己面前不断磕头求饶的楼荣,韶宁和蹙眉沉思,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之后,他抬眸望向楼荣,道:“我且问你,如果我此次放了你,你打算去哪里?”

  楼荣想也不想地道:“我会想办法搭船回凤媛县。”

  韶宁和嗤笑一声:“只怕你还没有踏上凤媛县的码头,县内便早已张贴出通缉你的画像了。你以为,逃兵是这么好当的?到时,你非但回不了家,还会令家人蒙羞,以你为耻。”

  楼荣一呆,哭丧着脸道:“那……那我该怎么办?”

  韶宁和道:“现在我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走不走,就看你自己了。”

  楼荣忙道:“请官爷示下。”

  “我此次便是要前往西北驻军区任职,你且随我一起回去,充当我的杂役小厮,届时若有人问起,自有我帮你担着。你可愿意?”

  楼荣犹豫了片刻,问道:“官爷,我这样跟着您回去,不会……不会被人砍脑袋吧?”

  “放心,有我在,他们砍不了你的脑袋。”他顿了顿,道,“除非……到了连我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的地步。”

  楼荣一听,心下感动万分,忙又磕头道:“小的谢过官爷,官爷救命之恩,小的做牛做马也会报答的!”

  他顿了顿,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可是……小的还不知官爷如何称呼?”

  万木不待韶宁和回答,便十分得意地抢着道:“我家少爷可是你们新上任的监军御史,这一次遇见我们少爷,算你小子撞了大运!”

  楼荣惊诧之余,自然又是一番“大恩人、活菩萨”地磕头感谢。

  伶舟在一旁听得暗暗摇头,韶宁和仁慈的毛病又发作了。正如他自己所言,此次上任,前途未卜,他极有可能连自保都难,但他还是决定保下这素不相识的小逃兵。

  对此,伶舟虽然不甚苟同,但也无权置喙。严格追究起来,如若没有一年前韶宁和的善意相救,也就不会有荒野中死里逃生的伶舟了。所以,他是最没有立场反对韶宁和的人。

  并且他知道,韶宁和对于自己认定了要去做的事情,态度非常坚定,不是自己几句话便能动摇的,既然如此,伶舟也只能想办法从旁协助,使韶宁和能顺利度过即将面临的重重困难。